村级信访工作预案,村支书破解信访难题方案

hacker2022-09-30黑客教程143

如何化解乡镇信访积案

多举措狠抓信访积案化解工作,确保实现“遏总量、减存量、不出事、防反弹”的工作目标,取得显著成效。

——领导包案,强化责任。逐案落实包案领导,明确具体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化解时限、信访人意见;重点排查梳理一批时间跨度大、超期未办结,办结后群众继续信访的疑难复杂信访积案,严格落实“一案一策”,建立积案化解台账,逐案研究制定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务实管用的化解方案。

——因案施策,分类化解。按照“三到位,一处理”的工作要求,对超期未办结、办结后群众继续信访的信访案件实行分类化解。一是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专题研究分析,找准问题症结、责任主体,交办到有权处理的责任单位处理。二是积极推动按照法定途径解决问题,按照法定程序优先的原则,引导信访群众通过法律渠道解决。三是对“三跨三分离”信访案件,事发地有权处理部门是处理和化解的主办责任主体,要主动协商有关地方和部门推动积案化解;信访人户籍地和常住地党委政府承担协办责任,要积极配合、协助化解和稳控;主办和协办双方要加强沟通配合,不推不拖、合力解决。积案分类化解情况实行挂账动态管理和销号制度,化解一件销号一件。

——强化宣传,规范秩序。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对群众的合理诉求,依法按政策予以解决,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

作为一名村支书,谈如何改变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问题?

从44%下降到18%,去年年初至今,涉法涉诉类问题在党政信访部门接访总量占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央政法机关的接访量则上升了近40%。

“这些数据说明,涉法涉诉信访群众开始‘由访转法’,涉法涉诉信访逐步回归法治轨道解决。这也坚定了各级政法机关对涉法涉诉信访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中央政法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去年1月起,北京、江苏、江西等多地就已经“试水”涉法涉诉信访改革。上述负责人表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涉法涉诉信访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识普遍增强。诉访不分、依靠行政手段推动解决法律问题的局面初步得到扭转。”该负责人表示,国家信访局明确要求各级信访部门,不再受理涉及诉讼权利救济的信访事项,引导涉诉信访群众到政法机关反映问题。中央政法委也不再集中交办涉法涉诉信访案件,重点是抓好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宏观协调。

此外,该负责人说,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新机制也逐步建立起来。围绕涉法涉诉信访事项的“入口、办理、出口”三个环节,中央政法机关已经建立完善了20余项工作规范,各地政法机关细化了具体的处理办法,基本形成了依法按程序办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路线图’,新流程开始运行,新机制逐步发挥作用。

“群众到党政信访部门反映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少了,选择司法渠道进行申诉的多了。”该负责人说,依法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新格局正逐步形成。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农村信访工作的思考

信访是人们在经济生活中的现实矛盾反映。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访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广阔的农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信访稳定工作任务压力逐年增大。据统计,近年来各地群众反映的征地纠纷、违法占地、拆迁补偿不合理等问题,占信访接待部门受理总量的70%以上,总量大、化解难,是摆在所有信访稳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究其原因,除了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解决需要一定过程外,一个重要原因还是一些部门和工作人员对群众的合理要求或应该解决的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以致引发了更大的信访问题。

农村信访工作亟待加强。上访是公民的权利,不论其上访的诉求合理不合理都应该予以重视进行解答,合理诉求应该予以解决,不合理的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予以解释。然而现实中,有的对待来信来访是冷若冰霜,“听”不上心,“接”不热情;有的明明是职责范围内处理的问题,硬是推三阻四,故意设障;有的是有访无回无结果,要么问题正在研究中,要么已转到相关部门解决,而后就杳无音信。因此,中央及时印发《信访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为各地各级部门在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作出制度机制安排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把信访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信访工作一头连着党委政府,一头连着人民群众,是党群干群关系的晴雨表。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通知要求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始终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办法》规定要求,把信访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突出问题导向,建立完善接待群众来访制度,层层分解责任,逐案落实措施,做好领导接访、干部下访和重点回访,主要领导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抓信访工作,亲自批办重要的群众来信,接待反映重大问题的来访群众,过问重要的来信来访处理情况,认真组织查处重大信访案件。每位信访工作人员应强化服务意识,严格依据《办法》处理好每一件来信、接待好每一次来访、化解每一次上访事件,千方百计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并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民情和实情,有的放矢地破解信访难题,注重关口前移,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信访工作考核,严格责任追究,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推诿扯皮、敷衍塞责或者不执行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严重损害信访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依纪依规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强化领导干部和接访人员的责任倒逼机制,使群众带着问题而来,怀着满意而归,真正把服务入民群众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打牢信访工作的民意根基。

如何破解社会和谐稳定,信访矛盾问题献计献策

一、著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发生

(一)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基础性工作,更加注重落实好各项民生政策,优先保障民生支出。针对土地徵用、房屋拆迁、劳动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相关政策,全力推动落实。

(二)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完善决策机制和程序,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建立健全人民建议徵集制度,鼓励和引导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献计献策。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决策事项,要通过举行座谈会、听证会、论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充分考虑大多数人的利益。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出台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对决策可能引发的各种风险进行科学预测、综合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化解处置预案。在评估中要充分听取信访、维稳、综治等部门的意见。健全决策纠错改正机制,实时跟踪决策实施情况,及时了解利益相关方和社会公众对决策实施的意见和建议,全面评估决策执行效果,适时决定是否对决策予以调整或者停止执行。落实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而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肃追究决策者的党纪政纪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三)坚持依法办事。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强化各级干部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依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坚决纠正限制和干涉群众正常信访活动的错误做法。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防止以闹求解决、以访谋私利、无理缠访闹访等现象发生。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对于不作为、乱作为的,依法追究责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平公正。建立健全冤假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严肃查处刑讯逼供、暴力取证、隐匿伪造证据等违法行为,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四)改进工作作风。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突出问题。总结推广干部进村入户、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记民情日记、建民情档案等做法,坚持与群众共同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做到联系群众而不脱离群众、服务群众而不损害群众、解决问题而不引发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

(五)健全公开透明的诉求表达和办理方式。完善民生热线、视频接访、绿色邮政、信访代理等做法,更加重视群众来信尤其是初次来信办理,引导群众更多以书信、电话、传真、视频、电子邮件等形式表达诉求,树立通过上述形式也能有效解决问题的导向。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大力推行阳光信访,全面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建立网下办理、网上流转的群众信访事项办理程序,实现办理过程和结果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增强透明度和公正性;逐步推行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评价,把办理工作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提高信访公信力。

(六)突出领导干部接访下访重点。把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作为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的一项重要制度,与下基层调查研究、深入联系点、扶贫帮困等结合起来,提高工作实效性。省级领导干部每半年至少1天、市厅级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1天、县(市、区、旗)领导干部每月至少1天、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每周至少1天到信访接待场所,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接待群众来访,省、市及其工作部门领导干部一般不接待越级上访。在坚持定点接访的同时,更多采取重点约访、专题接访、带案下访、下基层接访、领导包案等方式,把行政资源集中用于解决重大疑难复杂问题、检验施政得失、完善政策措施、加强督查问效上。

(七)完善联合接访运行方式。按照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的要求,在市、县两级全部实行联合接访,减少群众信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进驻联合接访场所责任部门的动态管理,做到信访问题突出的责任部门及时进驻,信访问题明显减少的责任部门有序退出;推行律师参与接访、心理咨询疏导和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等第三方介入的方法,促进问题解决。

(八)引导群众依法逐级反映诉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信访条例》,加快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严格落实《信访条例》关于“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健全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进一步强化属地责任,积极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方式逐级表达诉求,不支持、不受理越级上访。中央和国家机关来访接待部门对应到而未到省级职能部门反映诉求的,或者省级职能部门正在处理且未超出法定处理期限的,或者信访事项已经依法终结的,不予受理。各地可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依法维护信访秩序,对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

(九)充分发挥法定诉求表达渠道作用。按照涉法涉诉信访工作机制改革的总体要求,严格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各级政府信访部门对涉法涉诉事项不予受理,引导信访人依照规定程序向有关政法机关提出,或者及时转同级政法机关依法办理。完善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制度,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热情服务。完善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等法定诉求表达方式,使合理合法诉求通过法律程序得到解决。加强司法能力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健全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工作机制

(十)完善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各级信访联席会议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督导落实等职能作用,形成整合资源、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工作合力。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成员单位组成和专项工作小组设置,进一步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特别注重从政策层面研究解决带有倾向性、普遍性和合理性的突出问题。

(十一)健全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工作机制。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等办法,认真解决特殊疑难信访问题,做到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建立信访听证制度,对疑难复杂信访问题进行公开听证,促进息诉息访;规范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对已审核认定办结的信访事项不再受理;健全信访事项协商会办等制度,明确相关责任,加大化解“三跨三分离”信访事项力度。

(十二)健全统筹督查督办信访事项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信访联席会议组织实施、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督查督办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大解决和化解信访突出问题的力度。对久拖不决、涉及面广、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关注度高的重大疑难信访突出问题,列入党委和政府督查机构督查范围;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跟踪督查和问效。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支持信访部门开展督查,重视信访部门提出的改进工作、完善政策、给予处分等建议。

(十三)健全科学合理的信访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综合考虑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人口数量、地域特点、信访总量、诉求构成、解决问题的质量和效率等因素,合理设置考核项目和指标,不简单以信访数量多少为标准进行考评,推动各地区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和解决问题上。坚持量化考核和综合评议、上级评议和群众评议、平时考核和阶段性考核相结合,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可信度。

(十四)健全经常性教育疏导机制。认真研究把握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特点和规律,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确立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心理预期,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建立政务微博、民生微信、民情QQ群等方式,搭建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回应民意的新平台,提高互联网时代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四、全面夯实基层基础

(十五)健全基层组织网络。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工作,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创新党组织设置,推动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落实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制度,充分调动群众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十六)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完善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组织老干部、老党员、老模范、老教师、老军人等参与解决和化解信访突出问题相关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优势,做好组织引导服务群众和维护群众权益工作。制定扶持引导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供办公场所等形式,发挥好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群众参与机制和激励机制,把群众工作触角延伸到家家户户;引导村(社区)制定符合国家法律的村规民约,运用道德、习俗、伦理的力量调节关系、化解纠纷。

(十七)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力度。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心从事後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加强信息汇集分析研判;推行民情分析会、民情恳谈会等做法,充分发挥村(社区)、企事业单位信息员、调解员的作用。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信访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十八)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信访工作作为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把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认真组织推动。落实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其他领导一岗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为解决和化解信访突出问题提供组织保障。加大问责力度,对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信访突出问题的,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推诿扯皮、不认真解决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责任。

(十九)强化舆论引导。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高度重视对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党委和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付出的艰苦努力、取得的巨大成绩,大力推广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典型经验和做法,发出主流声音,树立正确导向;选择典型案例,向社会曝光无理缠访闹访、违法聚集滋事而依法受到处理的行为。

(二十)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重视和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根据形势任务需要,不断充实信访工作力量。完善後备干部、新提拔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到信访部门、信访干部到基层一线挂职锻炼制度;选拔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信访部门工作,重视信访干部的使用,深入开展信访干部交流工作,增强信访干部队伍活力,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能力。

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规律新要求,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带著责任和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高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能力、提高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有效化解农村涉纪信访举报工作

1、紧抓核心,夯实农村基层组织。解决农村涉纪信访问题,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关键,首要的是管好村干部。管住村干部。首先,应加强对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村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处理好权利与义务,权力与金钱的关系,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其次,可选配思想政治觉悟高、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提高村干部的整体综合素质,打造风清、气正、劲足的村干部队伍;再次,加大查办涉农案件力度,通过“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广大村干部,达到预防和减少因村干部腐败问题引发信访的效果。

2、建好网络,完善农廉各项制度。农廉工作三三机制,既是加强对村三资管理工作有力形式,又是对村干部进行监督的有效方式,各级党委政府应把巩固提升农廉三三机制作为重要任务进行统一部署。要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综合运用“制度+流程+科技”模式,制定完善制度规定,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要推进阳光农廉网络建设,最大限度地拓展和发挥好农廉网功能。认真总结农廉典型经验和做法,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把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引向深入。

3、健全机制,构筑涉纪信访平台。农村涉纪信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有关部门,因此,必须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探索建立处理农村涉纪信访问题经常性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信访”的工作格局。各级各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作为信访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应亲自抓,负总责,特别是集体、异常上访和赴省进京上访人数多的案件,领导更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督查、亲自抓落实,严防事态扩大。各职能部门应加强联系,相互通报涉农信访信息,共同研究对策,落实解决措施。坚持把排查预警抓在前,逢重大政治活动、节假日和敏感时期,开展全方位、拉网式大排查活动,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认真分析,深入研判,把可能出现的上访苗头解决在萌芽状态。

4、防患未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当前,新的村民委员会换届在即,要做好换届前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化解工作。要深入排查摸底,掌握矛盾纠纷,及时掌握各种社会矛盾隐患和不安定因素,梳理出矛盾纠纷的重点村、难点村,制定针对性的调解方案和应急预案,有效开展矛盾纠纷的调解处理和对重点上访人员的监控,牢牢把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要宣传解释政策,化解矛盾纠纷。从抓换届选举方针、政策的解释和宣传入手,向党员、群众宣传换届选举的重要意义、政策法规、程序和干部任职条件,进一步提高党员、群众的法制意识、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和谐意识,引导党员、群众合理表达诉求,理顺思想情绪,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客观对待改革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消除思想障碍,真正为农村换届创造良好环境。

5、严格追究,强化涉农政策监督。要加强对党和国家涉农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要围绕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农业和农民直接补贴政策、农村社会事业支持政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政策等的落实情况要经常检查,督促有关部门严格执行强农资金使用的管理规范,确保资金安排使用透明、规范;要围绕农村土地政策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律和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纠正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行为,加大对农村土地征收征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征地程序和补偿标准,落实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专户管理等制度;要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认真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认真解决在扶贫、救灾、救助、移民等款物管理和使用中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全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如何运用法制思维和法制方式破解信访难题

(一)准确定位,规范信访秩序,实现信访工作理性回归

坚持规范信访事项和规范信访秩序相结合,规范信访事项是规范信访秩序的前提,要想规范信访秩序,必须规范信访事项。凡是明确有法律渠道和主管部门的诉求,都不应作为信访事项受理登记。

拓宽向群众宣传政策法律的渠道,告知其选择法律途径维护合法权益的有关规定。如果把不是信访的问题引入信访渠道,不仅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误导了群众。在畅通信访出口上做实做强,使大量被误导进入信访渠道的上访人,通过教育引导、法律告知引导其退出信访渠道,选择法律途径解决诉求。

(二)强化法治,把信访事项导入法治框架、法律渠道

破解信访难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逐步把信访事项导入法治框架、法律渠道,依法解决问题。

具体来讲,一要依法解决问题,对法律和政策有明确规定符合解决条件的,一定要做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二要依法教育疏导,综合运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心理疏导、化访为诉、进入程序、依法处置等措施,把涉访人群导入法治框架内解决问题。三要依法惩戒处理,对无视法律权威的违法上访行为,要用法律方式依法处理;对把上访当成诬告、陷害、诽谤渠道的,要强化法律告知,依法追究责任,坚决维护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四要依法终结信访,坚决维护三级终结的权威;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一律按法律规定,通过审判监督和检察监督、行政复议、国家赔偿程序处理,并结合各部门的纪检监察监督、法制工作监督,强化纠正错误,规范执法行为,坚决维护法制权威,维护法律尊严。

(三)正确引导舆论,淡化信访宣传误导,强化法制宣传教育

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对信访群众的导向作用,客观报道宣传信访政策法规,提高群众对信访的正确认识,引导信访群众依法信访。

淡化对信访特别是越级信访促进问题解决的宣传,不过分夸大和渲染信访的作用,大力营造依法解决问题的舆论氛围,从思想上消除涉访当事人对信访渠道过高的价值预期,引导其自觉选择司法解决途径,在法治程序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通过对处理违法信访行为等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以案析理、以案说法,有效震慑违法,努力营造依法、理性、有序信访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把宣传政策法律和教育引导贯穿于依法治访的全过程,注重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强化法律告知、释疑解惑,教育警示群众防范违法犯罪,实现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强化源头治访,把涉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县级以下

信访问题的解决和防范关键在基层。要紧紧抓住县级以下有关部门这个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和防范源头:一是把矛盾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解决在源头。二是增加县级以下有关部门化解矛盾、依法解决问题的层级,从村组、社区到乡镇、办事处、县区有关部门来真正了解实情、层层化解矛盾。三是对涉访违法行为也要发现在早,处置在小,解决在县级以下。要坚持法制原则,以“合法”还是“违法”作为定性标准,不要纠结于是否为“上访人员”、“特殊群体”,防止违法行为的逐步升级。四是强化责任追究,及时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更好地从源头上发现和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评论列表

访客
访客
2022-10-01

规定程序向有关政法机关提出,或者及时转同级政法机关依法办理。完善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制度,落实便民利民措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热情服务。完善

访客
访客
2022-10-01

违法犯罪,实现执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强化源头治访,把涉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县级以下 信访问题的解决和防范关键在基层。要紧紧抓住县级以下有关部门这个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和防范源头:一是把矛盾发现在早、化解在小、解决在源头。二是增加县级以下有关部门化

访客
访客
2022-09-30

司法需求,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三、健全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工作机制(十)完善信访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各级信访联席会议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督导落实等职能作用,形成整合资源、解

访客
访客
2022-10-01

道过高的价值预期,引导其自觉选择司法解决途径,在法治程序里化解矛盾、促进和谐。通过对处理违法信访行为等典型案例的宣传教育,以案析理、以案说法,有效震慑违法,努力营造依法、理性、有序信访的良好社会氛围。坚持把宣传政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