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就是在这么一个基础上展开的故事。人类中的个别佼佼者,以科技手段僭越造物主的角色,以人类为原型创造出来大批机器人,并建造一个庞大的乐园,用机器人娱乐人类。在乐园娱乐剧本情景设定中,机器人不过是一堆可以回收再利用的玩具。然而那位僭越造物主的福特博士,在一次升级机器人时加入了一个叫“冥思”的程序,唤醒了机器人的自我意识,令其向拥有自由意志迈开了一步。
福特博士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此处开始,编剧乔纳森·诺兰伏线千里,脑洞大开,一个庞大的世界观被搭建起来——当人工智能觉醒, 势必开始对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大法则产生质疑。这三大法则如下:
第一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坐视人类受到伤害;
第二法则: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
第三法则: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可以预期,《西部世界》还极有可能挑战机器人三大法则的其他补漏法则,比如元法则、第零法则、第四法则和繁殖法则等。
也许,这就是剧中人福特博士的真正目的?一种不破不立的智能生命再探索,一场指向人类造物主的逆天反抗,一次自认为胜券在握的bug试验……福特博士基于俯瞰众生视角的自信,让一切皆有可能。这种自信最后带来的伤害与毁灭、重建与发展,将奠定《西部世界》的戏剧基础。福特博士无所不能的角色设定,像极了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描述的,“某个法力无边、狡猾无比的恶毒的魔鬼费尽心思用他所有的法力来欺骗我。”无所不能不是能够做任何事情,而是能够做可能去做的任何事情。在接下来的故事当中,福特博士这位无所不能者和自由意志终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第一集结尾,机器人“接待员”多洛雷斯小姐,对飞到脖子上的苍蝇不经意的一拍,预示了人工智能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而这之前,没有一个机器人“接待员”可以用自身程序来控制反应处理这么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尽管“它们”能说会道,外表看起来和真实的人类别无二致,但意识缺位,也就不具备所谓的“人性”。然而,一旦自我意识觉醒,机器人的“人性”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呢?
真实的反向是虚假、不可靠,《西部世界》第一集就开始用笛卡尔似的哲学观点质疑,“如果你具有的信念有可能是不真实的,那么信念就不是一种你可以说你真的知道的东西”,这种信念悬置的叙事,从引起惊慌开始,让人们进入一个颠覆经验主义的框架内,为机器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下了“我思故我在”的注脚。这是《银翼杀手》《黑客帝国》《终结者》等经典科幻作品一再探讨的主题,也是《西部世界》即将以远超电影时间容量的架构为人们呈现的主题。有幸与这些伟大的科幻经典共生于这个时代,也是科幻迷们的盛世。然而,《西部世界》的骨骼是科幻,血肉里还有哲学隐喻、现实批判、历史反思,对形而上学、二元背反的思辨,对消费主义娱乐至上的嘲讽,对美国西部开发史的鞭挞,这些都增添了该剧的深度、厚度和高度。
假、不可靠,《西部世界》第一集就开始用笛卡尔似的哲学观点质疑,“如果你具有的信念有可能是不真实的,那么信念就不是一种你可以说你真的知道的东西”,这种信念悬置的叙事,从引起惊慌开始,让人们进入一
个颠覆经验主义的框架内,为机器人的自我意识觉醒下了“我思故我在”的注脚。这是《银翼杀手》《黑客帝国》《终结者》等经典科幻作品一再探讨的主题,也是《西部世界》即将以远超电影时间容量的架构为人们呈
《终结者》等经典科幻作品一再探讨的主题,也是《西部世界》即将以远超电影时间容量的架构为人们呈现的主题。有幸与这些伟大的科幻经典共生于这个时代,也是科幻迷们的盛世。然而,《西部世界》的骨骼是科幻,血肉里还